最近迷上了「徐云流浪中国」的视频,up 主大约 2 日一更,记录自己骑行中国、风餐露宿的流浪生活。
徐云出身农村,两年没有工作过,只带着一辆单车、一个帐篷、一个睡袋、一个防尘布、一张防潮垫、一个折叠式柴火炉、一个打火机、一个高压锅、还有充电宝/手机/运动相机,骑行到了海拔 5000 米川西高原、零下 30 度东北边境。
每天在野外骑行,尽量避开人群,浏览自然风格。夜晚则孤身一人在桥底、道路旁、山沟里、废弃屋内搭帐篷过夜(废弃屋对于他而言简直就是五星级住房了)。并且几乎每顿晚饭都是自己捡木柴生火做饭,除了必要的补充补给之外很少进城住宾馆。
每期视频有近半的时长是做饭的时候对着镜头闲聊。对他而言,这种异步的沟通记录是种奇妙的体验;对我们而言,他成了我们看世界的眼睛。
我把视频推荐给朋友的时候,他们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人选择过这种生活。我看了网上的评价,除了鼓励之外,有质疑、有同情也有劝诫。
在某期视频中徐云给出了回答:“但路就在那,你得往前走。”
这让我想到了刘慈欣的《山》,小说中的主角执迷于登山,他说:“我们之所以登山,因为山就在那里。”
小说中的地核文明也和人类的探险史如出一辙,一代又一代去探索外面的世界。无论是好奇心也好,是征服欲也罢,因为它就在那里,所以他们要去。基于一代又一代探险者的前赴后继,地核文明的加加林终于摆脱了暗无天日的地核,看到了灿烂的星空。
心之所向,犹梦何妨?
高中那会儿读《明朝那些事儿》,令我印象深刻的除了王阳明、海瑞、张居正、于谦等当年明月花了较长篇幅介绍的名人之外,还有一个人令我为之动容——徐霞客。在明朝七部曲的文末,当年明月用徐霞客的故事做了全篇的收尾,写得特别好,这里建议读者有空重温下。
当年明月用如此之多的篇幅,讲述一个王朝的兴起和衰落,在终结的时候,却说了徐霞客游记的故事。为什么呢?
此前,我讲过很多东西,很多兴衰起落、很多王侯将相、很多无奈更替,很多风云变幻,但这件东西,我个人认为,是最重要的。
因为我要告诉你,所谓千秋霸业,万古流芳,以及一切的一切,只是粪土。先变成粪,再变成土。
现在你不明白,将来你会明白,将来不明白,就再等将来,如果一辈子都不明白,也行。
而最后讲述的这件东西,它超越上述的一切,至少在我看来。
但这件东西,我想了很久,也无法用准确的语言,或是词句来表达,用最欠揍的话说,是只可意会,不可言传。
然而我终究是不欠揍的,在遍阅群书,却无从开口之后,我终于从一本不起眼,且无甚价值的读物上,找到了这句适合的话。
这是一本台历,一本放在我面前,不知过了多久,却从未翻过,早已过期的台历。
我知道,是上天把这本台历放在了我的桌前,它看着几年来我每天的努力,始终的坚持,它静静地,耐心地等待着终结。
它等待着,在即将结束的那一天,我将翻开这本陪伴我始终,却始终未曾翻开的台历,在上面,有着最后的答案。
我翻开了它,在这本台历上,写着一句连名人是谁都没说明白的名人名言。
是的,这就是我想说的,这就是我想通过徐霞客所表达的,足以藐视所有王侯将相,最完美的结束语:
成功只有一个——按照自己的方式,去度过人生。
《徐霞客游记》中有言:“初四日,兀坐听雪溜竟日。”
反思一下自己这月初四在做些什么,是奔忙着追逐富贵与功名、还是操劳着家庭、忧心着事业?但徐霞客却坐在黄山绝顶,听了一整天的大雪融化声。
徐霞客不是奔着写《徐霞客游记》去旅游的,辛弃疾不是奔着写《稼轩诗集》去救国的。
我们需要的是爱生活,而不是爱生活的意义。如同王小波所说 :“我来这个世界,不是为了繁衍后代。而是来看花怎么开,水怎么流。太阳怎么升起,夕阳何时落下。我活在世上,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,遇见些有趣的事。生命是一场偶然,我在其中寻找因果。 ”
有首我很喜欢听的歌,叫《路过世界的旅行家》,歌词描述了旅行者的见闻与心境,最后以「那便是你,生而为人曾经存在的印迹」一句词作为结尾。人生是没有意义的,有的只是「一连串的刹那」,那便是我们存在的痕迹。
这一生最重要的是体验和感受,去拥抱美好,度过自己想要的人生。
最后以我崇拜的一位皮克斯设计师在采访中说过的话作为结尾——「成就不在于外在定义,全看是否按自己的意愿在活。」
浮游于世,魂魄荧荧。
心之所向,素履以往。